王文甫刚键清新,举重若轻

王文甫的书法圆润苍厚、纵横恣肆,劲放的笔力凸显无疑。多年来,他在创作中不断淬炼、修正自己的笔墨,并始终保持着非常独立的艺术个性。尤其是近几年的作品,更是以心驭笔、满纸灵动,将胸中丘壑尽付笔端。观其字,笔墨无言,却奇诡丛生。书家不但用笔遒劲,笔墨丰厚,而且结体古朴,布局开张自有章法。细细品来,其笔法、墨法、字法、章法井然有序而又别有韵致。

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王文甫,自幼受祖父影响,6岁便开始练习书法。几十年来临池不辍,已经达到了用笔如用筷,游刃有余的境界。习书之初,他对楷、隶、篆、行、草皆爱之,尤以小楷、行草见长。成年之后,更是广泛古今名家笔法,集无数大家所长,融会贯通之下,最终形成用笔酣畅,点画遒劲,字形优美,结构严谨的书体风格。王文甫深知,书法的艺术精髓源自于传统文化,追根究底,书法最重要的还是文化蕴味。因此,他学习古人书法不但从字贴上注重其形,更注重其神韵和内容。他努力从中国文化中汲取精华,不论是作书还是题字,都力求神形兼备,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。

王文甫之用笔,虽然严格恪守前人规范,但却运用得如臂使指、收放自如。这种娴熟的笔法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,他早期用笔中规中距,中期则大开大合,而现在则已愈发趋向理法和意境,大有随心所欲不逾矩之意。笔墨变化间,他就像一个武功绝顶的武林高手,即使手中无笔,心中有笔。笔若断若连,意到笔不到,似缓似急,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。笔墨线条上的轻重变化,来自于其炉火纯青的书法技巧,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。在此基础上,他才能在笔走龙蛇间墨趣天成,所得诸字皆风骨嶙峋,奇峭霸凌。他的书法不但跌扑纵跃,苍劲多姿,且兼备健雅遒丽之风。在横竖结合之下,一笔一划都似乎有了生命一般。那横笔似锐兵长驱,竖笔如飞鸟高空忽坠,雄浑壮阔的字体仿佛正与云天齐舞,这种一泻千里的笔墨气势充分体现出中国书法的意趣和灵动之美。

王文甫还把用笔与用墨有机地结合起来,其字利落爽劲,毫无浮怯之态,真正达到了神韵天成的艺术效果。书家对墨的浓淡干湿把握得非常精准,其笔墨干而不燥,湿而不浮,轻松但不轻飘,灵动而暗沉内力,笔轻意重,有光彩,有活力。纵观他的笔墨,其榜书大气磅礴,汹涌澎湃,呈江涛气势,龙马精神。其行草书笔走龙蛇,或飞流直下,或飘逸灵动,充分展示出其过人的灵性。而其小楷则字字如贴,行、草则师古不泥,融楷、行、草、魏碑、隶书为一体,刚键清新,结构严谨。不同的书体,需要不同的笔墨、不同的力度,而对这种火候的把握,完全取决于书家对艺术的感知。

不动笔墨不知落笔轻重之难,书到老境方知写字并非易事。王文甫一生投身于书法,融诸家笔墨于一炉,而自出己意,化雅俗于笔端,点风云于水墨,每一笔都折射出内心的修为和探索。几十年来,他把自己奉献给笔墨,沉醉于笔墨飞扬的书法中。因为他深知,作品是书家的生命,千古书坛能分得一席之地,比任何富贵名利都重要。如果没有实力,仅仅靠着一时的锣鼓喧哗而粉墨登场,终会随着历史的风沙风逐云去,真正靠得住的只有他的书法。所谓佳作难得,泼墨挥毫之间,惟有物我两忘、天人合一,才能达到这种通会之际、人书俱老的艺术境界。从这个意义上讲,王文甫做到了很多书法家做不到的事情,他将老庄、禅学和儒学相互交融下的书法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,其书法造诣之高令人惊叹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专家咨询在线网
白癜风食疗方法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mmchaoshi.com/zysx/3161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