谌利军夺冠背后,是一个农村家庭的艰难支撑

谌利军出生于年,彼时父亲是一名货车司机,一个偶然的机会,派出所所长发现他父亲力气很大,询问儿子是否也遗传了这一优点,如果是就推荐给体校,得到确认后,谌利军的启蒙教练蒋益龙便来到他家做了测试,简单的测试后,蒋益龙教练发现谌利军基础条件非常好,是难得的好苗子,决定把他招进体校。这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,就是一个机遇,一条出路。虽然谌利军妈妈有点犹豫和不舍,但谌利军却态度非常坚决,最终妈妈还是答应了他,就这样走上了举重训练之路。

谌利军妈妈展示儿子奖牌

再到后来,因为谌利军爸爸生病,全家五口人仅靠母亲一人做苦力维持,没有其他收入,还要看病,还要支付谌利军学费,这对一个极度贫穷的农村家庭来说,简直就是不堪承受的重压。在这种情况下,妈妈曾试探性的问谌利军,能不能放弃训练。但是,酷爱举重且不甘认输的谌利军并没有答应妈妈,后来妈妈也再没有提让儿子放弃的事情。可以说谌利军举起的是杠铃,而他妈妈,以一个农村妇女柔弱的身躯举起了整个家庭。

谌利军夺冠时的关键一举

年,谌利军再一次遇到家庭变故的沉重打击,他的父亲和舅舅都在这一年因病离世,一年之内连失两位至亲,对他妈妈的打击可想而知。很难想象,这个农村家庭是怎么熬过那段艰难的岁月。

好在后来谌利军因的艰苦训练,也取得了一定成绩,在省队也开始有了工资,这个家庭才慢慢缓过劲来,算是可以喘一口气了。

领奖台上的谌利军

对于一个举重运动员来说,他们平时的训练不仅仅是艰苦的,还是孤独的,寂寞的,同时,这项运动的孩子大多来自贫困家庭,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整个家庭的期待,这对一个运动员来说,也是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。

年的里约奥运会,谌利军因为腿部抽筋,无缘奖牌。这对一直渴望奥运金牌的谌利军来说,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他太渴望这枚金牌了,这不仅是对自己这么多年训练的一个交代,也是对自己去世父亲的一个交代。好在不认输的谌利军慢慢走出低谷,重新迎来好的训练状态。

年,将近30岁的谌利军,在苦练十七年后终于拿到了这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,这不仅是对他的褒奖,也是给这个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农村家庭最大的安慰。祝福谌利军,祝福他的家庭,以后都是阳光灿烂,幸福平安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mmchaoshi.com/jzzj/jzzj/18555.html


当前时间: